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衍:这可是你先动手的_仙侠版水浒
无奈小说网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衍:这可是你先动手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衍:这可是你先动手的

  …

  见大元军迟迟不敢南下伐宋,以种师道为代表的军方主战派的意见很明显在赵宋朝堂之上占据了上风,得到了赵桓的有力支持。

  三月初的战略会议上,初步确定了赵宋王朝北上出兵威慑大元帝国让大元帝国归还赵宋王朝的山东、河北、河东的日期,并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但是,以李邦彦为代表的议和派却对主动挑衅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出兵威胁大元帝国,是一种冒险行为,一旦失败,前边的和谈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而赵宋王朝也将面临沦丧之危。

  也就是说,将相之间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本该是赵宋朝廷的最高机密。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此事很快就在朝野内外迅速传播开来,各界人士,包括平民百姓,全都对此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甚至就连在酒楼里都常有人因是战是和而吵得面红耳赤。

  已经成了京城首屈一指大酒楼老板的孙新和顾大嫂,早早地就将这些消息送回大元帝国……

  其实,关于将相之间的政策为什么会出现严重地分歧,赵桓心里很清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赵桓一手造成的。

  以前由于军力不足,赵桓君臣又以为大元军即将南下伐宋,为了避免赵宋王朝沦丧,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遭到颠覆,赵桓采纳了李邦彦等人的建议,热衷于议和,甚至愿意割地赔款嫁帝姬以求和平。

  而现在,赵宋王朝的勤王之兵已来了二十多万,从汴梁城往下一看,黑压压地一大片,无边无际,而且还有不少勤王之兵还在来的路上,关键赵宋王朝屯驻在黄河南岸的宋军本就多达三十多万,可以说,单从军队的人数上看,仅可用于跟大元帝国开战的宋军丝毫都不比大元军少。

  特别是西军名将种师道以及众多能征善战的宋将全都已经来到赵桓的身边。

  兵多将广,让赵桓觉得他的腰杆子终于可以硬起来了,他再也不用跪着了。

  所以,赵桓现在又热衷于向大元帝国耀兵,甚至向大元帝国开战,他希望在自己领导下的赵宋王朝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向世人展示出其强硬的一面,甚至是向世人证明他比自己父亲赵佶强。

  赵桓从一味地求和,甚至不择手段地求和,迅速转变为一心向大元帝国展示他的强硬,其转变的速度虽然有些快,但这并不违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逻辑。

  只不过,赵桓现在求胜心切,对于展示赵宋王朝的武力以及他是一个敢打敢拼的皇帝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一天之内,赵桓竟然五次派内侍去催促种师道,让种师道考虑是否可早日出兵。

  而种师道很冷静也很沉稳,绝不肯贸然出兵。他坚持按计划等姚古、种师中等率领更多的西军到来后再率军北上,不赞成提前率兵北上,免得激怒大元帝国,双方立即开战后,宋军防不住大元军的攻打。

  实际上,种师道很清楚大元军到底有多强大,他也不是真的想跟大元军开战,至少不想主动进攻大元军。

  种师道真正想的是,等宋军准备好了以后,找机会干大元军一下,向大元帝国展示一下赵宋王朝的武力,然后以守为战,准确的说是以黄河为防线,好好跟大元军打上一场防御战,向大元帝国证明赵宋王朝不是软柿子。

  只有这样,大元帝国才不敢南下伐宋,赵宋王朝才能暂时稳住其北方的防线。

  换而言之,种师道其实不是主战,而是想以战迫和,先彻底解决北方的问题。

  如果种师道的战略构想能够达成,赵宋王朝就可以再调一些兵南下,去剿灭方腊的永乐朝,甚至是剿灭大元帝国在南方的州县,接着剿灭王庆,回头再集中赵宋王朝全国的军事、经济、政治力量,甚至是联金、联夏三国共同出兵剿灭大元帝国。

  也就是说,种师道想下的是一盘彻底挽救赵宋王朝的大棋。

  种师道也将他的想法详详细细地跟赵桓说了。

  可赵桓毕竟才二十多岁,还远没有种师道的冷静和沉稳。

  自从听了种师道的战略构想了之后,赵桓的热血一下子就燃烧了起来。

  也可以说,赵桓当了十二年的太子,压抑了太久太久太久。刚登基的时候,又面临大元军南下伐宋的高压,以及突然掌权的迷惘。如今终于让赵桓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赵桓已经压抑不住他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就想给欺负他们赵宋王朝,抢了他们赵宋王朝疆土、夺了他四个妹妹、逼他父亲禅位、让他们父子颜面扫地的江鸿飞点颜色看看。

  关键,赵桓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人证明,他比他父亲赵佶强,他比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都强,他甚至比史上的任何一个皇帝都强,赵宋王朝的臣民逼他父亲禅位给他,没有错,他就是赵宋王朝的救世主,他只要出手,就能干趴下之前风光无两的江鸿飞,将他父亲丢的疆土全都收回来。

  赵桓甚至幻想,只要种师道率领大宋精锐北上,就能击败大元军,横扫大元帝国,一直打到大元帝国的都城元大都,将江鸿飞捉来,让他千刀万剐,他一举收复赵宋王朝历任皇帝都没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方腊、王庆见此,乖乖臣服于他所统治的赵宋王朝,将抢赵宋王朝的疆土全都还回来,接下来,他再消灭西夏,消灭金国,消灭高丽,消灭吐蕃,收复草原和西域三十六国,远征中亚,使赵宋王朝超越汉唐,成为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想到这些,赵桓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就压抑不下他自己伟大的梦想。

  可种师道却始终不温不火的,根本就不能理解赵桓的雄心壮志。

  种师道的表现令赵桓很失望。

  赵桓于是又将希望寄托在年轻的将领姚平仲身上。

  姚平仲骁勇善战,政和五年在与西夏臧底河之战中,他斩获夏人甚众,一战而成名,那年他才十八岁。

  童贯曾召见姚平仲,交谈中发现姚平仲很有傲气,甚至不把童贯放在眼里,童贯很不悦,所以一直在故意打压姚平仲。

  然而,关中豪杰全都推崇姚平仲,称他“小太尉”。

  不久前,方腊作乱时,童贯受命领兵前往平乱。

  虽然童贯讨厌姚平仲,但是却心服姚平仲的勇猛,还是调他同行。

  此战,姚平仲功冠全军。

  童贯在收复杭州了之后,重赏群将。

  颁赏前,姚平仲对童贯说:“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

  见姚平仲一心隔着锅台上炕,想要越过他直接跟皇帝赵佶搭上线,童贯更加不能让姚平仲出头了。

  所以,童贯更加打压姚平仲,后来干脆将姚平仲调回西北。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遭到童贯这么打压,可能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可姚平仲不同。

  姚平仲虽然从小就是一个孤儿,但他却幸运地被姚古收为养子。

  姚古为名将姚兕的次子,名将姚雄的胞弟,姚古也是西军中的名将,名声和地位都不在种师道之下。

  这么说吧,姚氏家族与种氏家族在西军中都很有渊源,都是名将世家,都是陕西的名门望族,在西军中的影响力都很深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nxsw.cc。无奈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n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